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1
这种“裙边理论”今年就得到了验证。据媒体报道,今年长裙又开始流行,在批发市场,今年的长裙销售最为火爆。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国内经济确实不给力,股市更是上演了一出从头再来的“悲催”行情,从年初的最低点2132点开始反弹,目前又跌到同一水平线上。其中210只股票创出了历史新低,股民们更被砸得找不着北。
医药股强势有望延续
在如此折磨人的行情下,医药股成为较为理想的防御品种。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不管经济怎么样,生病的时候,该吃药还会吃药。
有分析认为,由于医药行业的需求弹性较小,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也不那么明显,加之通胀水平回落,药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这使得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利润不会因经济的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因此,在弱势之中,医药股能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这也是年初以来医药股能持续保持强势的原因。只要目前整个市场的弱势格局不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医药股的强势则有望延续。
齐鲁证券医药分析师表示,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为29倍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倍PE(2004年至今),有核心竞争力并且高成长的个股在估值上应予以溢价。所以,在刚需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政策从偏紧趋于缓和的阶段,正是医药股的建仓良机。
选择优质公司
在医药股的选择上,中金公司分析师孙亮在研究报告中认为,7月11 日,卫生部《关于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在政策鼓励之下,特色高端医疗服务也将迎来发展机遇。因此,建议“坚定持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品牌执行力的优质企业,在调整过程中提升行业板块配置”。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2
[关键字] 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生物医药是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中的重要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生物制药产业是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我国把生物技术列为一门“前沿技术”,加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应用,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赶超的重点。生物医药和生物制药领域是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其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进程。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存在差距,必将经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艰难之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生物制药技术基础及产业链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柱之一。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医药卫生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迅速成长。生物制药这一制药技术,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通常在大规模、集中化的发酵工厂进行,它的生产过程既不同于传统的化学药物,也不同于从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生物工程技术制造药物,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培养出“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然后再利用现酵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从中提取出所需的药物。生物药在分子结构、物化特性、制备技术等方面与化学药不同,综合利用了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从生物体、细胞、体液等提取制造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工程制品。这一制品具有高效性,对疾病也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应用,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生物产业正加速着新的技术时代。
生物制药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投入、收益、风险四高及低污染的特征。制药行业产业链可以简单分成研发、测试、上市销售三个阶段,组成生物制药产业链的各环节与传统制药行业基本一致,但在每个环节上的技术基础差异很大,主要的生物制药技术如基因重组、单克隆等均源于上世纪对细胞内部结构的突破性发现。生物工程药物的发展,给制药工业带来一次革命性飞跃,将在持续提升人类的医疗保健水平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但自主研发能力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国际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大力促进整个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一)行业起步较晚,行业产销均保持较快增长。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775.43亿元,同比增长19.42%;2013年生物药品制造业需求稳定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381.36亿元;2014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虽然受到药品持续的降价和医保控费政策的双重影响,实现销售收入2749.77亿元,收入和利润增速远超当年GDP增速,分别达到13.95%和11.82%,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3-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这不仅推动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到市场,还集聚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大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及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二)行业技术落后于国外技术,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占比偏低。
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中,产品多集中在较为低端的仿制疫苗、血液制品行业,技术壁垒较低。支持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设备、技术落后及生物技术的产研脱节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方面。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总资产达1848.07亿元,同比增长14.9%,小型企业资产占比为38.02%,大型企业资产仅为17.17%,大型企业占比明显偏低。我国生物技术公司特别是创业型企业面临众多压力,缺乏拳头产品,企业发展规模小,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下,众多问题都在制约我国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具备较强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等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明显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际上,美国、日本和欧洲是生物制药业的主要集中地,所开发的产品及市场销售额都占居全球优势。美国作为生物制药的发源地,拥有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产品生产和市场上的国际领先优势。多年来,政府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必须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药,进一步完成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换代,占领未来全球生物制药制高点。
三、生物制药行业要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发展突破口
生物类似物是我国生物制药表现最为活跃的领域,是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要素之一。现阶段在生物制剂市场上,跨国制药企业占据垄断性地位,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存在多重瓶颈有待突破。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短期内最有希望取得关键性突破的环节。生物仿制药和CRO共同的特点是需求增长较快、前景明朗,国内的成本优势明显;不同的是CRO未来市场规模较为有限,而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较大,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一)高端生物仿制药
生物仿制药特别是单抗等高端生物仿制药的技术壁垒较高,未来需求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仿制药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发展速度提供了保障。目前全球对生物药的需求巨大,但是生物药的价格较为昂贵,对其普及造成限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当前许多前沿生物技术仍落后于欧美等国家,通过仿制药物仿创结合,加以系统集成,既能实现技术上赶超的目标,也能满足当前我国防治重大疾病、应对突发疫情及处理重大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我国要改善生物制药行业所处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中国版生物仿制药审批通道,为国内高端仿制药发展扫平道路;加强对生物制药产业链监管的整合,改变目前各个环节互相分割的监管现状,进而加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二)CRO
CRO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CRO 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其显著的作用就是能降低整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并大大提高效率。CRO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临床研究队伍,该团队体现出高度专业化及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由于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风险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企业无法具有产业中所包含业务的全部优势,必须借助外部资源即专业的研发机构才能促进生物医药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医药外包的热土,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首选地。未来,欧美市场的增长率预期会下降,而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率将不断提高,这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中国CRO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国内企业未来发展必须在提升研究品质和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两方面需找突破口。
四、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展望
面对产业竞争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用改革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医疗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持续增加对全民大健康产业的投入,这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生物医药在治疗肿瘤、冠心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替代品的研究开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确定为大力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这充分表明我国将加大生物医药的研发力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市场潜力必将十分巨大。
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产业政策对生物制药形成了较大的支撑,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我国未来医药工业要实现升级发展,关键是要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与制药强国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既要把创新摆在医药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要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建设医药强国的战略支点,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梅,赵洁.《生物制药技术探析》.中国科技博览第18期,2011.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3
>> 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中医药在欧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中医药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大文豪苏轼与中医药传播 IPTV平台在医院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 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应用 与世界接轨的中医药 两委员呼吁“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中医药在巴西 中医药在古巴 中医药在新加坡 中医药在墨西哥 新兴的中医药市场――泰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与准入 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经济的关系探讨 蜂蜜与中医药 《离骚》与中医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当然在西医标准下突破性的中医药成果还相对较少。
[4] Jun-Ying Fu et al., “Global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ver Three Decades”, Scientometrics, Vol.90(2012).
[5] XinQi Dong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 and Health in Community-Dwelling Chinese-American Older Adults in Chicag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no. 12 (2015).
[6] Tina L. Rochelle and David F. Marks, "Health behaviors an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mong the British Chines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42(2010).
[7] 孙滔等:《中药赴欧有限前景》,载《财经》2012年第12期。
[8] Shirley Wang, “A Push to Bac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More Data”, http:///articles/a-push-to-back-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ith-more-data-1415036616.
[9] Feiya Tao, “The Evolution of European Missionaries’ Views on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46(2012).
[10] Dennis Normile, “The New F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vol.299(2003).
[11] Zhiguo Xu, “One Step at a Time”, Nature, vol.480(2011).
[12], Youyou Tu, "Artemisinin―A Gif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World (Nobel Lectur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55(2016).
[13] David Winning, “Put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Tes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articles/SB10001424052748704615504576172060516209494.
[14] Patti Waldmeir, “China Looks to Traditional Medicine as Tonic to Boost Growth”, Financial Times, https:///content/5b1969f0-7bce-11e5-a1fe-567b37f80b64
[15] Alec Russell, “Rhino Poaching: Inside the Brutal Trade”, Financial Times, https:///content/f71d53ea-67b3-11e5-97d0-1456a776a4f5.
[16] Prescription for Extinction”, Economists, http:///news/international/21696967-misuse-traditional-asian-medicine-fuels-demand-endangered-beasts-prescription.
[17]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18] Patti Waldmeir, “China Looks to Traditional Medicine as Tonic to Boost Growth”, Financial Times, https:///content/5b1969f0-7bce-11e5-a1fe-567b37f80b64
[19] Andrew Ward, “First approved Chinese herbal cure to hit British high street”, Financial Times, https:///content/9beb2e9c-3cfd-11e5-8613-07d16aad2152.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4
新年伊始,肝素钠市场逐步看涨。记者从中国肝素行业网站获悉,从20xx年12月的9500元/亿单位上涨到1月份的11000元/亿单位,微涨15%。如按20xx年年中曾一度跌到6000元/亿单位的低谷来算,则反弹幅度已经超过80%。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国阿地肝素钠市场调研及产业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肝素钠市场有望告别10000元/亿单位以下。虽然涨跌起落都时有发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点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钠的原料来自于生猪,目前世界各国均从猪或牛羊的肠黏中提取。在化学上肝素钠属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类”物质。从20xx年1月情况来看,国内生猪惜售现象明显,且这一态势将在20xx年得到延续。
肝素钠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之前价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国的肝素钠注射液导致过致死事件,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往也出现单月价格上涨,能否形成整体上涨趋势还需再观察。
从近期情况看,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价格逐渐开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钠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肿瘤病症转移和扩散的贵重药品,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肾病患者渗血、急性心肌梗塞症、清除肾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时,肝素钠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肝素钠的研究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行业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xx-20xx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更多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5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表示,该政策将对上市寿险公司的基本面产生负面影响。在升息预期落空、债券收益率低迷、股市震荡探底的投资环境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很难提升,此时放开传统险预定利率可能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国金证券分析师则认为,传统险定价利率市场化将使传统险新单利润率下降约l,3,但传统险占比有限,政策对公司实际业绩影响有限。该政策若出台,有利于增强传统保障型产品的销售量,推动传统险竞争。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也认为,该政策对保险市场总的影响不大,因为目前主流的保险产品均为分红险和万能险,而且近几年的分红水平和万能结算利率均超过3.5%。在以前的产品试点中,已出现过3.5%定价的传统险产品,但销售情况一般。
华泰联合研究报告表示,3家上市公司传统险保单的销售量占比较小,因此,影响相对有限。目前保险股估值较低,所以对股价影响的空间也相对有限。长期看,保险股依然极具投资价值,但需等待更好的介入时机。
中金公司也仍然看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但短期股价难免波动。不过,如果深幅下挫,也将带来买人机会。
国泰君安分析师建议暂时回避保险股,但如果市场对这一消息的负面解读过度,则可择机买人。
申银万国认为,今年保险公司业绩预半将负增长。保险行业下半年无向上的催化剂,且面临补跌风险,维持中性评级。
行业评判
申银万国 电力光纤入户有望暴增
光纤入户是发展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电力光纤到户有望成为三网融合在用户端的破局之举。预计在电网“十二五”规划方案最终确定后,电力光纤入户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国家电网的积极推进将催生OPLC新市场和提升EPON设备需求。重点推荐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和烽火通信。
东方证券 种子价格有望大幅提高
国内种子的相对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而种子质量、服务和良种补贴水平的提高都将为种子价格上升打开巨大空间。建议选择具备优势玉米品种的上市公司,推荐敦煌种业和登海种业。建议关注具备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和存在潜在引进技术可能的上市公司,如大北农、奥瑞金和隆平高科。
华泰联合 农网改造利好配电企业
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将启动。今年国家将投入120亿元资本金,未来两年国家资本金的投入将不低于此数。预计每年可增加投资200亿-300亿元,每年农村电网的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800亿~1000亿元,对于配电企业是实质性利好。重点推荐北京科锐、置信电气和安泰科技。
平安证券 煤炭板块估值逐步筑底
政策未明确之前,煤炭股反弹更多是交易性机会。短期看,下游需求(钢铁、电力)有减弱迹象,煤炭库存仍维持高位,用电高峰过后,煤价将会下调,预计调整幅度为10%左右。目前煤炭板块整体估值在12倍左右,逐步进入筑底阶段,预计在四季度完成筑底,左侧投资者可建仓。
中信证券 汽车业投资机会渐显现
二季度汽车需求维持高位,环比略有回落,但主流公司盈利能力仍较强,盈利环比提升。中报业绩超预期将使汽车行业投资机会逐渐体现。随着9月以后汽车需求旺季来临,行业认同度也将提升。重点关注一汽轿车、一汽富维、华域汽车、福耀玻璃、中国重汽、潍柴动力和福田汽车等。
长江证券 医药行业值得长期看好
近期医药板块大幅调整的根本原因是估值偏高,该板块的估值水平受小盘股影响较大。国家发改委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和卫生部关于继续打击商业贿赂的文件,对行业基本面的影响为中性。对医药行业仍然长期看好。可继续长期持有同仁堂、天士力、东阿阿胶等优质公司。
投资策略
国元证券 业绩预期进入拐点区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上一轮经济周期末期、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启动的转折点区域,政策处于“两难”之中,这将加大A股市场的不确定性。下半年业绩预期将进入拐点区,A股估值已经合理。预期下半年市场将进入震荡筑底(2100~2600点)和政策业绩融合(2400~2900点)两个阶段。整体而言,沪深300的动态估值中枢运行在13-19倍之间。目前市场对政策的担忧,已开始转变为对经济的担忧,尽管估值已合理,但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下调仍是需要防范的风险之一。
东北证券 下半年有望筑底反弹
经济短周期回落、民生政策持续推出、调控政策缓和,将使A股市场迎来筑底反弹行情。预计下半年上证指数低点在2250-2350点,高点在2800-2950点。就估值底、经济底、政策底的关系来看,市场往往与政策同步而领先于经济基本面,即股市有望领先经济3~6个月见底。因此,A股三季度将处于筑底阶段,下半年整体有望以筑底反弹形式演绎。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民生政策推动下周期性行业的修正机会、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经济转型阶段受益收入改革又具防御性的行业。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78-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药行业的进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剖宫产己成为解决难产及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1]。就目前我国临床资料显示证明,在剖宫产手术中有效地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状态,使机体处于有利于实施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2]。现就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100人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A组为常规组;B组为创新组。创新组B组进行全面创新培训,以降低剖宫产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在当今社会,在产科方面人们对护士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就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45名剖宫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年龄19~29岁,平均25. 45士4. 12岁。护士年龄21~31岁,平均26. 35士5.24岁。工作年龄:2~ 6年,平均3. 45士2. 12年。所有护士进行统一管理,常规生活基本一致,并且所有病人在孕期、病情 、年龄、产程及病症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并均无其他并发症。
1.2方法:将45名护士以及45名相对应的剖宫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为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组25例;B组为常规护理组20例。两组护士均给予产前基本护理培训,其中A组护士进行全面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培训,针对患者当时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护理质量根据病人的满意度评判,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依次评为4、3、2、1分。每一个护士的专项病人调查报告,对相应护士的护理进行评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确定观察指标:按照剖腹产的两种护理产生不良反应的多少,进而来确定两种护理模式对破宫产之间的线性联系。根据病人的满意度评判,对护理质量追踪其临床效果加以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设a=0.05,当P
2结果
2. 1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比较:将45名护士对应的孕妇进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记录,其中A组为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组,不良反应有8%;B组为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有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
讨论
就目前我国临床资料显示证明,在剖宫产手术中有效地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药行业的进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再加上人们对爱伤观念的逐步重视,剖宫产己成为解决难产及母婴安全的有效手段[3]。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参加临床护理工作一线护士45人人以及45名相对应的剖宫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对比,可以看出,心理护理和产科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能提高手术室的质量。通过提高孕产妇保健的质量,初产妇显著减少分娩时选择疼痛剖腹产的机会,母亲担心安全以及缺乏细致的护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助产人员的态度,技术以及和产妇通信是必然需要的。 优质心理护理服务可以通过在整个分娩产前咨询,问责制 等制度来实现,四对一级别的管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宫缩时带来的巨大疼痛感,从而提高助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下一篇:没有了